全文检索

退役士兵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金的给付

发布时间:2022-08-02 20:04:15 浏览次数: 【字号: 
职权类型 行政给付
职权名称 退役士兵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金的给付
职权依据

职权依据: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1984年5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四号公布,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2021年8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五十三条   对退出现役的义务兵,国家采取自主就业、安排工作、供养等方式妥善安置。

    义务兵退出现役自主就业的,按照国家规定发给一次性退役金,由安置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接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给经济补助。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适时调整退役金标准。

    服现役期间平时获得二等功以上荣誉或者战时获得三等功以上荣誉以及属于烈士子女的义务兵退出现役,由安置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排工作;待安排工作期间由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生活补助费;根据本人自愿,也可以选择自主就业。

    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的义务兵退出现役,按照国家规定的评定残疾等级采取安排工作、供养等方式予以妥善安置;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根据本人资源,也可以选择自主就业。

第五十四条  对退出现役的军士,国家采取逐月领取退役金、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方式妥善安置。

    军士退出现役,服现役满十二年或者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的,由安置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工作;待安排工作期间由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生活补助费;根据本人自愿,也可以选择自主就业。

    军士服现役满三十年或者年满五十五周岁或者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的,作退休安置。

    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的军士退出现役,按照国家规定的评定残疾等级采取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方式予以妥善安置;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根据本人自愿,也可以选择自主就业。

    军士退出现役,不符合本条第二款至第五款规定条件的,依照本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自主就业方式予以妥善安置。

【行政法规】《退役士兵安置条例》(2011年10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第608号发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十八条    义务兵和服现役不满12年的士官退出现役的,由人民政府扶持自主就业。

第十九条    对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由部队发给一次性退役金,一次性退役金由中央财政专项安排;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给予经济补助,经济补助标准及发放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十条    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和军人职业特殊性等因素确定退役金标准,并适时调整。

第二十九条    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退役时自愿选择自主就业的,依照本条例第三章第一节的规定办理(即可按当地标准享受经济补助)。

【规范性文件】《关于第七师向123团等11个团场授予乡镇级行政职权和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职权的决定》(师发〔2021〕2号)附表2第35项“退役士兵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金的给付”。

授权方式:委托

承办机构:团社会事务办公室

师行业指导和监管部门:退役军人事务局

责任主体 129团
责任事项

       1.受理责任:公示办理条件、程序以及应提交的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并一次性告之不予受理理由或需补充提供的相关材料目录。 2.审查责任。对申请对象提供的退伍证、档案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 3.决定责任:符合条件的,发放一次性补助。对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原因。 4.监管责任:登记并留存相关材料,对资金的发放进行监管。 5.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承担的其他责任。    

备        注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