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对未按规定的期限汇交地质资料和伪造地质资料或者在地质资料汇交中弄虚作假的处罚

发布时间:2020-12-25 18:47:04 浏览次数: 【字号: 
职权类型 行政处罚
职权名称 对未按规定的期限汇交地质资料和伪造地质资料或者在地质资料汇交中弄虚作假的处罚
职权依据 【法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2002年3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9号公布 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2017年3月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第二十条 未依照本条例规定的期限汇交地质资料的,由负责接收地质资料的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汇交;逾期不汇交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并予以通报,自发布通报之日起至逾期未汇交的资料全部汇交之日止,该汇交人不得申请新的探矿权、采矿权,不得承担国家出资的地质工作项目。 第二十一条 伪造地质资料或在地质资料汇交中弄虚作假的,由负责接收地质资料的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没收、销毁地质资料,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罚款;使其不改正的,通知原发证机关吊销其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或者取消其承担该地质工作项目的资格。自处罚决定生效之日起2年内,该汇交人不得申请新的探矿权、采矿权,不得承担国家出资的地质工作项目。 【规范性文件】《关于规范行使自治区授予行政职能和行政执法权的通知》(兵国土资发〔2018〕31号)附件《兵团国土资源局授权各师行使行政职能和行政执法权目录》第397项“对未按规定的期限汇交地质资料和伪造地质资料或者在地质资料汇交中弄虚作假的处罚”
责任主体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责任事项 1.立案责任:发现或接到举报有未按规定的期限汇交地质资料和伪造地质资料或者在地质资料汇交中弄虚作假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行为,以及有关部门移送的案件,予以审查,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责任:对立案的案件,指定专人负责,及时组织调查取证,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调查时应出示执法证件,允许当事人辩解陈述。 3.审查责任:对案件违法事实、证据、调查取证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理由等方面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 4.会审责任: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主持召开会审会议,就本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提交的案件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进行审议,并自签收之日起30日内提出会审意见。 5.告知责任: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告知当事人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及其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等权利。符合听证规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6.送达责任:制作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并按法律规定的方式送达当事人。 7.执行责任:依照处罚决定,采取相关处罚。 8.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备        注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