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权类型 |
行政处罚 |
职权名称 |
对从事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确认工作的组织或者个人提供虚假鉴定(确认)意见、虚假诊断证明或者病历、收受当事人财物的行为的处罚 |
职权依据 |
【行政法规】《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修订)
第六十一条 从事劳动能力鉴定的组织或者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提供虚假鉴定意见的;(二)提供虚假诊断证明的;(三)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法规】《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管理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7号)
第二十七条 从事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确认工作的组织或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提供虚假确认意见的;(二)提供虚假诊断证明或者病历的;(三)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
责任主体 |
第七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责任事项 |
1.立案责任:发现该违法行为,予以审查,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责任:指定专人负责,及时组织调查取证,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调查时应出示执法证件,允许当事人辩解陈述。执法人员应保守有关秘密。
3.审查责任:审理案件调查报告,对案件违法事实、证据、调查取证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理由等方面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主要证据不足时,以适当的方式补充调查)。
4.告知责任: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制作《行政处罚告知书》送达当事人,告知违法事实及其享有的陈述、申辩等权利。符合听证规则的,制作《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5.决定责任: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行政处罚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或者听证情况等内容。
6.送达责任:《行政处罚决定书》按法律规定的方式送达当事人。
7.执行责任:依照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执行罚款或吊销许可证。
8.其他责任: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
备 注 |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