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发布时间:2020-12-21 13:21:47 浏览次数: 【字号: 
职权类型 其他类别
职权名称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职权依据 【法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第二条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并对救助站进行指导、监督。 第七条 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需要提供下列救助:   (一)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二)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三)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   (四)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   (五)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规章】《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八条 救助站为受助人员提供的食物和住处,应当能够满足受助人员的基本健康和安全需要。受助人员食宿定额定量的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商财政部门具体规定。 第九条 受助人员在站内突发急病的,救助站应当及时送医疗机构治疗。救助站发现受助人员患传染病或者为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送当地具有传染病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治疗,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采取必要的消毒隔离措施。   第十条 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提供的有关情况,及时与受助人员的亲属以及受助人员常住户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该地的公安、民政部门取得联系,核实情况。   救助站发现受助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个人情况的,应当终止救助。   第十一条 受助人员返回常住户口所在地、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时没有交通费的,由救助站发给乘车(船)凭证,铁道、公路、水运等运输单位验证后准予搭乘相应的公共交通工具。救助站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受助人员的亲属及前往地的有关组织、所在单位。
责任主体 师市民政局
责任事项 1.受理责任: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并一次性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 2.审查责任:审查求助人员提供的情况,并予以登记。 3.决定责任:依规作出是否开展救助的决定。对不属于救助对象的,不予救助并告知其理由。 4.执行责任:按照规定为受助人员提供食物、住宿,对突发疾病的要及时送医院救治;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并安排接送。 5.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备        注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