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3032800000011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3-03-28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第七师胡杨河市商务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2年,在师市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师市党委依法治师市办的具体领导下,师市商务局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和商务中心工作特点,全力推进商务领域法治政府建设,为师市法治政府高质量建设发展贡献力量。现将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工作情况
(一)淬炼法治建设队伍,凸显法治建设职责。为确保依法行政,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师市商务局根据班子成员和科室骨干人员情况,成立了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相关业务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在局综合科,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局党组召开会议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内容,并结合商务工作实际,研究部署安全生产检查等工作,确保学法用法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加强组织学习贯彻,强化行政执法力量。一是加强学习贯彻。作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局党组书记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召开专题学习2次,深入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增强了全局人员法治意识。二是加强行政执法力量。筛选符合资格人员参加司法局组织的执法培训和考试,2名人员已完成执法资格在线培训并考试通过,在全局已有5名执法人员、1名执法监督员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执法力量;强化法治建设资金支持,保障法治经费落实,配备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设备。
(三)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筑牢法治意识藩篱。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活动,定期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学习法律知识,集中收看廉政警示教育片6部,培养和提升局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压实廉政主体责任,班子成员主动承担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推动制定《师市商务局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组织全局党员干部逐级签订《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书》。进一步完善廉政风险点排查机制,制定了《师市商务局廉政风险点负面清单》,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四)坚持民主决策原则,规范机关法治建设。不断健全局领导班子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策机制,修改完善《商务局“三重一大”议事制度》,进一步明确了“三重一大”事项,保障“三重一大”事项通过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得到落实。凡涉及重大决策事项均通过局党组会研究讨论决定,规范约束局行政决策行为,确保政府机关行政决策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
(五)强化行业监督管理,做好市场保供和安全生产。印发《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对果蔬、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加强日监测、周调度;局主要领导带队5人下沉到商贸企业,帮助中兴商贸城、八点阳光连锁超市等重点保供企业办理跨区物资运输通行证,疫情防控期间日均调入生活必需品350吨以上,推动储备粮油2500吨、蔬菜7000吨以上;通过企业地头直采、终端保供点直供等方式帮助种植户解决卖菜难的问题。开展“百日攻坚”等专项检查活动3次,组建3个检查小组每季度及重要敏感节点对重点商超、集贸市场及加油站开展安全检查,督促整改安全隐患问题100余条,及时开展“回头看”行动,全力打造安全平稳的商贸环境。
(六)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提升干部群众满意度。局领导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积极带头参与师市信访值班,全年值班3次。目前,信访工作主要由局综合科牵头,依法落实商务系统信访工作,不断加强信访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建设,2022年未发生因管理工作而引起的群体上访、越级上访等恶性事件。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是商务执法工作力量弱。兵团商务局向师市商务局授权17项,由于行使职权法律法规废止等原因,废止4项,暂不纳入2项,目前已承接行政职权11项,其中执法权9项,但未设商务执法大队,未配备专职执法人员和专用设备,无法正常开展商务执法工作。二是部门联动还不够。商务领域涉及职能越来越广,在与其他相关执法部门联动开展加油站检查等工作中虽然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部门联合开展督导检查还不够,联动还不够深入。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优化队伍结构,提升干部素质。积极尝试用更丰富的形式强化行政执法队伍的法治意识和严格执法意识。提高行政干部运用法律手段开展业务的能力,提高机关干部行政执法的效率和水平,避免行政行为和行政执法的主观随意性。
(二)促进部门联动,整合法治力量。主动与相关部门完善协调配合,增进部门间的联系与沟通。规范协调配合工作,在开展联合检查工作以及处理问题时,主动协商,积极配合,为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协调配合机制打好基础。
(三)强化普法宣传,提升执法水平。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提升干部队伍依法行政水平。结合商务实际和新一年的普法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