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党建引领为七师胡杨河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核心引擎”

来源:胡杨融媒 发布时间:2025-10-31 12:23:38 浏览次数: 【字号: 

深秋时节,寒意渐浓。10月27日,一二八团十九连的玉露香梨大棚内依然生机盎然,梨树苗间套种的辣椒长势喜人,种植户薛银红正娴熟地采摘辣椒。“4月在大棚栽种辣椒,可采收到12月,批发给菜店能收入一万多元。”薛银红笑着说。

7670030322c5482caceabfd1f20fc27b.jpeg

这片充满生机的梨园,是十九连党支部以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为抓手,推动连队产业转型、促进职工多元增收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十九连党支部聚焦党建引领经济发展,立足资源禀赋,争取资金944万元,建成36座玉露香梨大棚和4座科技创新实验棚,打造“前山玉露香梨园”,探索出一条“党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考虑到玉露香梨前两年没有收益,我们利用梨树间隙发展林下经济,今年种植鲜食辣椒30亩。”十九连连长(挂职)张等等介绍,“虽然辣椒收益可观,但也面临销售难、采摘复杂等问题。”为此,党支部带领种植户外出调研,引导部分大棚种植大蒜、花生、小红薯等作物,通过多元化种植规避市场风险。

同时,党支部牵头组织种植户代表成立“玉露香梨园”建设民主议事协调委员会,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公司+种植户”利益联结模式,成立胡杨河盛民祥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推动商标注册、品牌创建等工作。

“目前,连里已有五十多人参与大棚种植管理中,在除草、施肥、采摘等生产环节,还可带动上百名劳动力实现季节性就业。下一步,我们计划依托玉露香梨产业,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休闲农家乐等新业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张等等说。

通过探索“玉露香梨+”种植模式,十九连套种鲜食辣椒设施大棚36座,实验种植樱桃、草莓、李子等特色水果设施大棚3座,实现增收八十余万元。玉露香梨挂果后,预计实现年产值五百五十余万元,净利润三百余万元。

与此同时,在新疆法康尼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场关于“人才丰收”的实践也在深入推进。在公司的化验室内,来自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实习生贺煜勤正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样品分析。“‘导师带徒’让我快速适应岗位,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贺煜勤说。

ef3420eb6a2a440689249432f298b73e.jpeg

“导师带徒”在法康尼已发展成为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公司副总经理常诚介绍,这一机制从本土院校“精准选育”起步,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企业质量管控筑牢人才基础。

 

常诚说:“新员工具备扎实的校园理论基础,我们会结合生产现场实际,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实践辅导。通过这种‘理论+实操’的培养模式,帮助他们快速胜任岗位,也为企业质量把控工作储备优质力量。”

人才培养的背后,是公司党支部的坚强引领。近年来,公司党支部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破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覆盖难、活动弱”等痛点,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进一步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势能。

新疆法康尼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董其龙表示:“党建与生产经营相辅相成,党支部就是企业的‘主心骨’。”公司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确保党组织在治理中发挥作用,通过“双培养”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董其龙说:“党建与生产经营相辅相成,面对来自五湖四海、多民族共融的员工队伍,公司党支部注重把业务骨干培养发展为党员,不断筑牢全员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

自2022年7月党支部成立以来,公司通过“双培养”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三年来,员工从三十多人发展到八十多人,党员从3名增加到9名,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2亿多元增长至如今的近4亿元,实现了党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从现代农业的“梨椒套种”创新实践,到现代企业的“导师带徒”匠心传承,党建工作正在七师胡杨河市广袤土地上绽放出绚丽光彩。如今,在党建引领旗帜下,一幅农业提质增效、工业创新突破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在师市展开,为师市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终审:朱永平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