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新城 邂逅诗意——2025胡杨河市半程马拉松侧记
胡杨迎远客,激情满赛道。
10月19日,胡杨河市祥云湖广场晨光熹微,却涌动着炽热的活力。近两千余名跑者从全国各地汇聚于此,胸前的号码布映着朝阳,脸上的笑容写满期待——2025胡杨河市半程马拉松,迎着“戈壁母亲故乡”的秋风,等待鸣笛开跑。
跑者汇聚胡杨城 同心奔跑燃激情
上午11时,发令声划破长空,众跑者如潮水般冲出起跑线。这一刻,只有对奔跑的热爱、对这座兵团新城的礼赞。一场充满速度与激情的盛会,一份展现七师胡杨河市文旅融合发展的“超预期答卷”就此打开。

本届赛事以“奔跑兵团新城,礼赞文学之乡”为主题,赛道如“流动画卷”,串联起胡杨河市祥云湖公园、文化馆、融媒体中心、南公园等多个具有城市特色的地点,让参赛者沉浸式体验戈壁建新城、荒原变绿洲的人间奇迹,感悟兵团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
不少跑者纷纷表示,除了独特的城市风光外,还能感受到胡杨河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获得全新的赛事体验,这是一次美好的赛事之旅。

选手李亚说:“来到新城胡杨河市看到美丽的秋景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感觉特别有意义,这些也切切实实地转化成了我迈步向前的动力。”
不到终点不停歇。赛道之上,景象多元而动人。身姿矫健、经验老到的专业选手,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出;初次踏上马拉松征程的“新手”们,虽略显生涩,却也咬着牙顽强坚持。既有年逾七旬的老者与朝气蓬勃的少年并肩前行,也有轮椅上的残疾人跑团,用双手奋力转动着车轮,他们的身影交织成一道动人的风景线。
来自淮安市援疆医生高磊激动地说:“一路上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更领略到了口口相传的‘文学之乡’的魅力之处,真是不虚此行,值了。胡杨河加油!”
在完赛区,选手们在交流比赛经验的同时,也对再来胡杨河市有了更多的憧憬。
兵团故事融赛事 文学之乡魅力扬
赛道本身就像一座移动的文化博物馆,“中国文学之乡”标志熠熠生辉,悬挂着“半马是流动的诗,胡杨是不朽的章”的动人诗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子们挥舞红旗热情呐喊,南公园内金黄胡杨随风摇曳,为激烈赛事平添诗意。

各公里牌、补给站均以《年轻的城》《热血兵团》等本土文艺精品命名,巧妙地将文学元素融入赛事肌理。沿途精心设置的“赛道微型博物馆”,陈列着珍贵的军垦文物、历史老照片以及独具特色的军垦剪纸,让跑者在奔跑间隙,直观感受兵团奋斗历程与深厚的文化积淀,也让赛道成为一条流动的军垦文化长廊。
赛道两侧,助威场面热烈感人。一二八团的表演者身着蕴含剪纸元素的服装,跳起活力啦啦操,手中高举着画有胡杨树、地窝子等图案的助威牌,生动展现了兵团特色;一二五团红柳艺术团的锣鼓队敲出激昂节奏,秧歌队彩绸翻飞,与跑者热情互动;由七师胡杨河市职工自发组成的啦啦队呐喊声不绝于耳,充分体现了全民参与的热情。
来自一二五团啦啦队的肖南芳激动地说:“有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愿选手们取得好的成绩,凯旋!”
选手杨倩边跑边感慨:“跑过很多马拉松,第一次在赛道上看到这么有特色的军垦文化元素,既热血又暖心,这趟没白来!”
来自奎屯的选手刘明泽说:“赛道沿途的风景和观众的热情太打动我了,下次我还要带着家人来,好好逛逛这座‘文学之乡’。”
为确保赛事顺利进行,组委会提供了全面细致的保障。清晰的交通引导、完备的医疗站点、充足的饮水站与洗手间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众多志愿者以专业的服务和真诚的笑容,温暖了每一位选手,展现了第七师胡杨河市良好的精神风貌。
赛事传播广泛,影响深远。此次半程马拉松还通过改革网新疆频道、“兵团文化云”、“胡杨融媒”抖音号及移动客户端、“七师零距离”视频号等多平台进行同步直播,吸引了超过十万人次在线观看,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赛事聚焦流量增 城市名片亮起来
“七师胡杨河市的美丽超出想象,兵团的记忆令人难忘!”跑完全程的外地选手们纷纷感叹。
一场马拉松,激活一座城。举办马拉松赛,不仅是传播体育精神、倡导全民健身的有效载体,更是“体育+文旅”战略的深谋远虑。
不少选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感受,关键词集中在“有温度”“吃美了”“想二刷”“跑一场马拉松,爱上了这里的风景和美食,我想留下来感受这里的每个细节。”

据了解,此次赛事期间,七师胡杨河市通过整合丰富旅游业态,投放政府消费券、组织促消费活动,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增量”和经济发展“能量”。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感悟军垦文化的同时,沉浸式体验“文学之乡”的独特魅力,让文化软实力真正转化为发展硬支撑。
今年以来,在旅游领域,七师胡杨河市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数据显示,2025年1月—9月,第七师胡杨河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32.6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2%;累计游客总花费16.88亿元,同比增长12.99%。
来自乌鲁木齐的游客李程辉说:“这次既看了精彩的马拉松比赛,又品尝了当地美食,还享受到了消费券的优惠,真是不虚此行。”
师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润斐说:“本次半程马拉松赛为师市未来举办此类体育赛事积累了宝贵经验。今后,我们将深入挖掘中国‘文学之乡’IP,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赛事活动,为职工群众提供多元健身平台,以体育活力赋能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场秋景中的马拉松,衡量的不仅是速度与耐力,更是一座城市的综合品质与开放胸怀。胡杨河,这座“文学之乡”新城,正以赛为媒,以绿为底,以文铸魂,向全国奔跑者生动讲述着一个关于转型、融合与超越的新故事。七师胡杨河市通过这场盛会所展现出的城市形象与发展自信,必将如雨后的金色胡杨般,愈发挺拔,持久弥漫,悠远绵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