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神经末梢”!七师胡杨河市用“下沉式服务”绣出平安幸福图景
社会治理的根基在基层,活力在创新。近年来,七师胡杨河市聚焦基层治理效能提升,以点带面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沉,通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8月11日,在一二八团康盛里社区的“心灵驿站马大姐调解室”里,调解员马忠萍正向居民细致询问社区近期的矛盾隐患,耐心给出化解建议。
“马大姐调解室”成立于2021年1月,作为团场矛盾纠纷化解的“前沿阵地”,调解室以老党员、社区骨干马忠萍为核心,并吸纳法律工作者组成调解团队,专解邻里“心头结”。
马忠萍说:“我们的工作是调解邻里间关系,帮助社区解决纠纷,让大家在和谐家园里幸福生活,这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针对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常见问题,“马大姐”坚持“唠家常”的方式,用职工群众听得懂的话讲清道理,用身边人身边事化解心结。
康盛里社区居民吴佳质说:“通过马大姐的调解,我们周围邻居相处都挺好的。”
今年以来,“马大姐调解室”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9起,多为邻里纠纷、物业纠纷等。自成立以来,马大姐调解室共计调解矛盾纠纷五百余起,为社区一千五百余人送去法律服务和帮助,让“遇事找调解、矛盾不出团”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团场社会治理的“减压阀”。
8月13日,师市胡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正在对辖区商铺进行安全生产检查。作为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胡杨街道办事处始终把安全生产抓在日常。
依托网格化管理,胡杨街道办事处定期对辖区商铺、居民楼等重点区域开展安全排查,同步提升居民和商户的安全意识。同时,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常态化入户走访、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精准捕捉群众诉求,快速解决问题。
胡杨河市书香苑居民周洁说:“胡杨街道办工作人员经常帮助我、关心我,还邀请我参加织物手工班,不仅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还增添一份收入,并交到很多朋友。”
截至8月,胡杨街道办事处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15次,吸引九百余人参与;开展安全生产检查15次,参与人数1800余人次,丰富居民生活的同时,为居民撑起了一把坚实的“安全伞”。
胡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潘雅杰说:“胡杨街道办将进一步深化党建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在精准服务群众、化解基层矛盾、凝聚共治合力上持续发力,让党建引领的治理效能在社区一线落地生根。”
从团场“调解室”解民忧到街道“网格化”守平安,师市以具体实践诠释着社会治理的温度与深度。师市将持续总结推广基层治理经验,通过更多靶向精准的举措,推动社会治理从“覆盖到面”向“服务到点”转变,让平安底色更亮、民生福祉更实,助力师市社会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