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村共建心连心 “双向奔赴”促发展
7月13日,在乌苏市石桥乡昌德村村民李玉祥的复播玉米地里,一二七团十一连党支部副书记、连长乔卫星正在传授复播玉米管理技术。
“去年,30亩麦子平均亩产四百多公斤,今年,亩产平均达到六百多公斤。现在,我们根据指导进行了复播玉米,预计亩产达700公斤。”李玉祥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一二七团党委牢固树立“兵地一盘棋”“兵地一家亲”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连村共建”为抓手,通过党建联建、产业协同、民生共享等多维举措,推动兵团连队与地方乡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乌苏市石桥乡昌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斌说:“今年,一二七团十一连党支部对昌德村的560亩冬小麦进行全程指导,助力冬小麦取得单产平均600公斤的好收成。同时,冬小麦复播油葵、玉米等作物的技术指导,以及农机具方面的帮助,也都由他们提供。目前,复播工作已全面完成。”
自2020年以来,一二七团十一连党支部始终将加强兵地共建作为长期坚持的发展目标,为昌德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粮食、棉花、林果、畜禽、特色农业”五大方向,推进与昌德村共建优质高产棉花示范田,推荐七师胡杨河市种业企业的优质棉花品种参与邻近地方村棉花多点试验示范,并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组织结对连村职工农户开展不同形式现场观摩、示范培训和技术交流,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条兵地连心渠,滋润两岸百姓情。师市新柳西干渠工程于今年6月完工,这是加快推进大型灌区建设的重要水利工程之一,更是一条兵地共建共用的“连心渠”,使奎河流域水资源与乌苏地方百姓共享,推进农业发展。
一二七团十一连配水员宋建平说:“自从渠道建好投入使用后,放水快了,到泵房也近了。棉花滴水时间比同期缩短了3~4天,大大缓解了农田需水量。”
据了解,新柳西干渠的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一二六团、一二七团7万亩耕地和乌苏市石桥乡15万亩耕地灌溉水资源利用率,有效缓解了该地区的地下水位开采压力,并持续供给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生态用水,使兵地百姓共同受益,生态环境共同发展。
兵地融合发展,“融”乃要义,“合”为路径。一二七团依托“苏兴红豫剧团”,采取“串门式”巡演活动,开展送戏下乡、红歌比赛、我们的节日等各种文艺活动一百余场;开展“学百年党史 促兵地融合”等文艺演出活动,覆盖人数两千余人次。开展“兵地共建,健康共享”医疗义诊活动,联合七师医院医共体总院一二七团分院每月赴村级卫生室为群众开展义诊活动,实行了“一月一主题”的专家坐诊制度,推进兵地卫生健康事业。如今,两地各族干部群众心更齐了,劲儿更足了,一起朝着好日子往前闯。在互帮互助中感情越来越深,在互学互鉴中日子越来越红火。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