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师胡杨河市:传统文化浸润童心 民生工程托举未来
6月19日,走进胡杨河市第一幼儿园,园内建筑色彩明快,室内环境优美、宽敞明亮。小一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开始了漆扇制作之旅。孩子们拿起扇子经过加水、调漆、漂扇、晾晒等流程,以不同的入水方式与漂漆颜料相融,使每一个扇面都出现了五彩斑斓的图案。
“漆扇上的色彩真漂亮!我太开心了!”4岁的马依一举着自己制作的漆扇兴奋地说。
胡杨河市第一幼儿园立足“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目标,通过创新课程体系和完善基础设施“双轮驱动”,不断优化、创新课程内容,将漆扇、敲染、书法、中草药等特色课程融入日常,不仅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文化认同感。
婴幼儿健康成长关系国家未来、民族希望、家庭幸福。近年来,七师胡杨河市立足“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聚焦优质普惠、方便可及的幼小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推进多元办托,提升服务质量,最大程度满足辖区幼儿接受优质公办学前教育的需求,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胡杨河市第一幼儿园教师李欣悦说:“幼儿园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精心设计了系列特色课程,就希望通过漆扇、书法等传统文化体验,在孩子心中播下文化认同的种子,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自主选择意识。”
在这所幼儿园里,课程创新与硬件升级始终同步推进。从环保安全的实木教具,到符合儿童发展特点的低结构玩具;从精心设计的沙水游戏区,到充满创意的炭烧积木角,每一处设施的完善都凝聚着教育者的匠心。
胡杨河市第一幼儿园园长高方丽介绍,近年来,幼儿园的教学设施得到显著提升。去年,在七师胡杨河市教育局支持下,幼儿园引进了纯实木卡扣积木,这套教具对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很有帮助。今年,又新增了户外体能训练器材,有效提升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
为纾解“无人带娃”难题,师市积极探索多元办托模式,统筹推进0~3岁婴幼儿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帮助家长“赚钱带娃两不误”。
走进七师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内部装修工作。
七师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经理杨振介绍,该项目在建设和装修过程中严格把控质量安全。托育中心的设计严格遵循婴幼儿活动场所标准,从防撞护角到专用设施,每个细节都按照专业图纸和施工规范执行,所有建材均选用节能环保型材料,确保为幼儿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七师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2898.4平方米。设有托小班、托大班、乳儿班及辅食加工间等功能区,完全按照婴幼儿托育标准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提供150个优质托位,解决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难题,有效缓解双职工家庭的育儿压力,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民生温度”。
杨振说:“目前,室内吊顶、地砖铺设和门窗安装等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施工团队正进行最后的装饰装修收尾工作。按照当前进度,项目预计将于7月中旬完成竣工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
今年,七师胡杨河市党委继续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民生行动,投入资金10.32亿元,共推进落实10个方面、50项民生实事,为职工群众幸福生活持续“加码”。现如今,走在七师胡杨河市的街头,处处都能感受到民生改善的成效:新建的学校书声琅琅,改造的老旧小区焕发新颜,扩建的医院让群众看病更方便……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正在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