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胡杨河市建市5周年,砥砺奋进、步履铿锵!

来源:胡杨融媒 发布时间:2024-12-19 10:48:09 浏览次数: 【字号: 

军垦新城民生篇

幸福城里展笑颜

一座幸福的城市,必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2bf5bba9305c45569639c5e7f6ad6897.jpeg

行走在胡杨河市城区,城水相依,生机盎然,街道宽敞纵横交错,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市政功能持续完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五年来,七师胡杨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关切的宜居、养老、就业等“民生账单”,紧紧围绕惠民、利民、便民目标,出实招、破难题,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增强。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五年间,师市不断完善城市园林绿地服务功能,打造“口袋公园”11个,建成绿地面积201.41公顷,城市绿地率达50.1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9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46.53平方米,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100%。2023年9月,胡杨河市被命名为“兵团园林城市”。

老旧小区迎“新生”。今年,师市总投资5145万元稳步推进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如今,“住用安全、设施完善、功能齐备、出行方便、环境整洁”的社区环境让职工群众的幸福感“一键直达”。

交通路网四通八达。按照“一轴两带”综合运输通道、“543”干线公路网络和“一核三极六支点”综合运输枢纽的综合交通运输总体布局,师市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辖区公路路网总里程达2769.6公里。

教育卫生扩优提质。近年来,师市一直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持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教育优先发展成效巨大,医疗服务能力全面增强。目前,师市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达100%,高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更加完善。城市、团镇、社区(连队)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着力构建起功能完善、结构合理、运转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新格局。

从城市面貌到居住环境,从文化教育到看病就医……一个个看得见的“幸福大礼包”让职工群众普遍受益,一项项惠民工程的落地生根让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七师胡杨河市这座“宜居宜业之城”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师市产业精英篇

“延补强”链势头强

五年来,七师胡杨河市不断强化链式思维,夯实抓链举措,围绕“3+3”产业体系,布局十大产业链,加大产业链项目招引,创新服务模式,深入实施全链培育行动,推动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势头强劲。

3fb621138988416f9ceb417d7ada19ad.jpeg

今年9月16日,由新疆江浩电容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兵团首批12.6万只铝电解焊片电容器在七师胡杨河市成功投产。

“该项目的投产是七师胡杨河市完善产业链布局,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关键一环,对推动兵团乃至新疆电子新材料产业集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兵团电子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吴正雷说。近年来,师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拼经济、优作风、抓落实,持续深化“项目投资促进年”活动,工业经济如骏马般奔腾。今年,新增升规企业10家,新增亿元企业1家,8家企业被评为兵团创新型中小企业。

农业是七师胡杨河市的基础和优势产业。随着一三〇团中化农业MAP智慧农场、“数智胡杨”农业生产大数据服务平台等项目相继在七师胡杨河市落地生根,高新科技已成为师市农业发展的“标签”。

目前,师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8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1%;粮食种植面积达到64.81万亩,创建粮棉油作物示范区和示范点23个;力争亿元产值连队82个;连续五年皮棉单产和质量位列兵团首位。

服务业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七师胡杨河市在工业、农业不断优化升级的同时,大力推进三产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

今年,师市积极落实商贸旅游产业扶持政策,共向一百多家服务经营主体拨付支持资金七百余万元;大力开展服务业招商引资,74个服务业项目总投资68亿元,当年可形成固投32.3亿元。前三季度,师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3.19亿元,同比增长6.6%,服务业各重点行业均实现正增长。

从一产独大到一、二、三产快速协调发展,工业、服务业迅速壮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七师胡杨河市突出抓好“三农工作”,着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着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突出抓好有效投资,着力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突出改革开放融合,着力激发发展动力活力。

转型高地文化篇

绽放文旅新风采

在七师胡杨河市,军垦文化深入人心,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军垦书画展、军垦摄影展常展常新;洋溢着军垦情怀的广场文化异彩纷呈;军垦主题文艺创作,层出不穷……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长篇小说《古马河春晓》,到新世纪的电视剧《戈壁母亲》《热血兵团》《大牧歌》,师市涌现出了沈凯、陆天明、陆川、韩天航、丰收等数十位文艺名家。先后有6人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飞天奖”“鲁迅文学奖”“绿洲文艺奖”等奖项,以韩天航为旗帜的军垦文学、军垦电视剧享誉全国。

c908eb4ccf7147b0a4173c77b734610e.jpeg

打造“文化新高地”。近年来,七师胡杨河市不断挖掘军垦文化精髓,聚焦“戈壁母亲故乡 军垦文化新城”文化定位,擦亮“中国军垦文化之乡”品牌,着力打造一二四团“军垦红果文化之乡”、一二五团“军垦红柳文化之乡”、一二六团“军垦戈壁母亲文化之乡”等军垦文化品牌,使师市文化品牌、文化素质整体提升。创作出了享誉全国的《戈壁母亲》《热血兵团》《奔腾的奎屯河》等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让职工群众从故事中听,在人物中见,军垦文化吸引力和推动力不断加深。

今年以来,师市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兵团成立70周年”主线,实施文艺精品“十个一”创作工程,集中推出一批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用情用心用力讲好兵团故事、七师故事,推动文艺事业从“高原”迈向“高峰”。

依托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和旅游产业乘着东风扬帆起航,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七师胡杨河市在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上笃行不怠、逐梦前行。

2024年1~11月,七师胡杨河市累计接待游客327.15万人次,同比增长14.30%;实现旅游收入16.59亿元,同比增长17.41%,交出了令人振奋的文旅“成绩单”。

五年来,七师胡杨河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9年的194.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13.9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成为兵团第5个突破200亿元的师。2023年生产总值达到284.3亿元,是2019年的1.46倍,净增90.2亿元,跻身兵团第一方阵。

五年栉风沐雨,五载春华秋实,五年风华胡杨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七师胡杨河市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心和决心,聚焦履行兵团职责使命,聚力深化改革,团结一致、奋楫向前,打造兵团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争当兵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不断为师市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优势、开创新局面。

 

终审:朱永平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