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团用回收残膜造粒两万吨残膜变废为宝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兵团引进地膜栽培棉花种植,四十多年的耕种给兵团农业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农田残膜污染逐年增长。据测算,在实施农田残膜污染治理前,平均每亩地残膜残留量达25公斤左右。这引起了兵团各界的高度重视,治理农田残膜污染迫在眉睫。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七师开始下大力气治理农田残膜污染。每年春播前、田管期间和秋收后都要进行残膜回收。每次投入搂膜回收作业的机车就达一千多台架,结合人工回收,使每年残膜的回收率达90%以上,有效地降低农业残膜对土地的污染。
为了鼓励职工农田残膜回收,彻底治理农田污染。2017年,130团通过招商引资投资1000万元建立残膜回收再利用企业(新疆成宏绿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经过技术处理企业生产环保达到国家标准。该企业利用残膜加工成聚乙烯产品投入市场。聚乙烯作为滴灌带、防水材料、包装袋、编织袋内衬等上游产品,销售前景广阔。收益后,每吨聚乙烯再生颗粒料向种植户返还1000元残膜回收金,极大地增强了职工农业残膜回收积极性。
从2017年开始生产至今,130团残膜回收再利用企业回收农业残膜两万吨,生产聚乙烯再生颗粒料1100吨,实现产值六百多万元,促进职工增收100万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