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您的位置: 首页 >胡杨融媒>印象七师>详细内容

探访胡杨河市文化馆 感受军垦文化洗礼

来源:奎屯日报 编辑:袁媛 发布时间:2022-08-12 12:05:55 浏览次数: 【字号: 

胡杨河8月11日讯(胡杨融媒记者 宋亚丽 彭兴虎 通讯员 张倩)一座展馆,一段历史,一种精神。8月5日,记者走进胡杨河市文化馆,追寻红色记忆,聆听兵团人屯垦戍边历史的回声。

进入文化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挺拔的胡杨树。“活着昂首一千年,死后挺立一千年……”讲解员孙鑫正在向游客讲解胡杨树的相关知识。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感叹它旺盛的生命力。

如今,生活富足了,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的享受,走进文化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胡杨河市文化馆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8万平方米,占地27亩,总投资7210万元。全年免费开放,进行公益性讲解。馆内有序厅、历史展厅、城市建设展厅、工农业发展展厅和临时展厅等五个展厅,主要介绍七师工农业及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历史、城市规划建设情况等。现已成为走进师市、了解师市、宣传师市的重要窗口。

在一楼历史展厅,墙壁上印有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及主席令中的一段文字:“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由此正式拉开了兵团屯垦戍边的序幕。整个展厅以时间为主线一步步递进,讲述了从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及七师成立,再到1975年奎屯建市,期间所发生的史实。

展厅中有实景还原的一二代地窝子,生动再现了当时老一代军垦人扎根边疆、艰苦创业的生活环境。“一代地窝子是在平地上挖一个方形的大坑,上面盖上柴草,形成一个地窖样式。二代地窝子虽然比第一代豪华一点,但还是以穴居形式居住,空气流通困难,易受风沙干扰。”孙鑫说。

整个展厅以照片、场景恢复和多媒体等形式,再现了兵团的发展历史和七师的光荣历史。一件件铭刻着历史印痕的文物,一幅幅被时间褪去颜色的珍贵照片,记录了屯垦戍边的峥嵘岁月,为游客展示着那些应该铭记的历史。

屯垦戍边水利先行。水为千秋大业,整个兵团只有七师拥有河道管理权。文化馆通过雕塑、展板等设施,叙述了七师水利事业蓬勃的发展史。

文化馆中还陈列着众多精美的书画剪纸作品,展出的作品都是由师市职工群众、文艺爱好者创作。作品主题丰富多彩,为游客呈上丰富的文化大餐。其中,由吴云章创作的油画作品《军垦岁月》原版被收藏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胡杨河市文化馆是师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阵地,发挥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培训等文化活动,将兵团精神、七师历史文化送到职工群众生活中。截至目前,文化馆已接待参观游客1.8万人,接待党建活动、研学游共计一百三十余次。

终审:贾雪红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