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北经开区 “文明雨露”滋养“精气神”
胡杨融媒记者 张婷婷 薛博闻 通讯员 房璐 张红珊
延伸服务“触角”让文明生根、让实践生动。近年来,天北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北经开区”)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建设,不断提升精神文明阵地服务力、凝聚力,打造群众思想文化矩阵,做到内容有“料”、形式有“味”、群众有“得”,让“文明雨露”滋养了城市的“精气神”。
“阿姨,按照要求点头……”4月28日,在天北经开区绿荷里社区居民81岁老人肖有寿家里,社区志愿者正在帮助老人进行社保资格认证,并给老人讲日常保健知识。
“我们子女没在身边,好多手机上的操作不会,都是找社区志愿者帮忙。他们都特别热心,只要我打电话,一会就过来帮助我了,服务超级好。”绿荷里社区居民肖有寿说。
“老有所养”是社会和谐的基石,针对辖区老年人占比较大的情况,绿荷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关心关爱老年人作为服务的重要一环,定期组织开展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志愿服务。
绿荷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杨丹告诉记者,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定期为独居老人和有需要的居民量血压、打扫卫生、采购生活用品,陪老人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切实将优质的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绿荷里社区居民罗锦英的爱人今年83岁,身患多种慢性病。两位老人平时出门不便,志愿者经常主动上门帮忙,了解老人身体情况和家庭实际需求。
“前几天,老伴在家摔倒了,我一个人扶不起来,就是找社区志愿者过来帮的忙。平时家里有啥事,只要碰到了他们,不管叫谁,都愿意过来帮忙,特别暖心。”罗锦英说。
据了解,绿荷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现有科普宣传、健康卫生、夕阳关爱等志愿服务队伍7支,志愿者589人,“一对一精准陪伴”关爱近百名独居老人。“绿荷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让辖区居民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杨丹说。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走进天北经开区绿莹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国旗下的宣讲活动正有声有色地开展中。
正在宣讲的是绿莹里社区的老党员李新霞。从公安系统退休后,李新霞就积极加入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居民排忧解难,引导大家一同投身到美丽家园的建设中。
“退休后,我想把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分享给更多人,尤其是对法律知识了解不足的老人。现在,我常在社区给大家讲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看到大家能通过我的帮助少走弯路,我觉得特别有意义。”李新霞说。
从讲解法律知识到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李新霞结合自身经验,以身边事讲清大道理、以小切口展示大主题,把原本高深的理论内容化作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家常话”,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绿莹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扎实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绿莹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副站长唐妍说:“绿莹里社区将继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以服务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整合各类资源为手段,以长效管理为保障,用文化活动凝聚人心,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真正成为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的新引擎。”
载文明而驰,沐清风前行。目前,天北经开区守正创新、凝心聚力探索深化了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路径,已组建志愿服务分队七十余支,招募志愿者两千九百余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7.8万小时。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在居民群众心中发芽、开花、结果,绘就了一幅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生动画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