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您的位置: 首页 >胡杨融媒>时代楷模>详细内容

王智慧:十九年坚守诠释“孝亲敬老”

来源:奎屯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13 12:02:36 浏览次数: 【字号: 

胡杨融媒记者 陈露 曹瑜瑜 通讯员 毕升

  11月3日,阳光透过一三一团鸿翔护理院的玻璃窗,洒在老人们布满皱纹却笑意盈盈的脸上。老人们正在进行餐前游戏,院长王智慧握着其中一位老人的手轻声叮嘱:“我的老妈妈,今天中午要多吃点呀。”

  早年,王智慧遭遇失业后,和父母同住,每天为父母洗衣做饭、擦桌扫地,陪父母在院子里散步聊天。看着父母日渐年迈,她心里渐渐生出一个念头:“我能照顾好自己的爸妈,是不是也能照顾更多老人安享晚年。”就是这份心意,成了她后来创办养老院的动力。

  带着这份初心,2006年,王智慧咬牙借贷三十万元,在一三一团建起了鸿翔护理院。可刚起步,现实就给了她沉重一击。

  “快入冬的时候,供暖锅炉要修、工人工资要发、燃煤要采购,手里的钱周转不开,刚开业就面临破产风险。”更让王智慧崩溃的是,那段时间母亲突然离世,双重打击压得她一夜失声。“多亏邻居送来一车煤,才帮我们熬过那个冬天。”

  开春后,王智慧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发宣传单,每天带一个馍馍,饿了就啃两口,直到深夜回家才能吃上一口热饭。支撑她扛过来的,始终是最初的想法:不能让信任她的老人失望。

  如今,这份初心早已在养老院落地生根。每天餐前,王智慧都会热情地组织大家唱歌,让老人们保持好心情。入住两年的老人王莲芝拉着王智慧的手,眼里满是感激:“我儿子残疾,我们母子俩在这儿住了两三年,日子过得踏实又舒心。”

  从创办之初到现在,十九个除夕,王智慧都陪着院里的老人一起过年。有一年春节,院里一位老人突然离世,远在青岛的女儿赶不回来,急得在电话里哭。王智慧安慰道:“您别着急,有我呢。”挂了电话,她细心帮老人擦身、换好寿衣,动作轻柔得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路陪着送到殡仪馆。老人女儿回来,紧紧抱着王智慧泣不成声,事后还特意送来锦旗。

  把所有精力都扑在养老院,对自己的小家,王智慧满心愧疚。女儿高考失利时,曾红着眼抱怨她:“妈妈,你从来都没好好陪过我。”每当想起这句话,她都忍不住红了眼:“那时候太忙太苦,确实亏欠了孩子太多。”让她欣慰的是,如今女儿姚一帆也选择投身养老行业,跟着她一起照顾老人。

  “以前总怨我妈,觉得她心里只有养老院的老人。直到我跟着她一起照顾爷爷奶奶,看她笑着听老人讲过去的事,帮老人剪指甲、掖被角,才突然明白她不是不爱家,是把院里的老人都当成了家人。”姚一帆说。

  在养老路上,王智慧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她每年都会外出“取经”,学习先进的养老理念和服务模式。

  如今,鸿翔护理院已与多所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每当有学生来实习,她都会带着大家组织联欢活动,并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安排当“小老师”。不少学生实习结束后,都主动选择留下来,成为养老院的新鲜血液,让这份敬老初心有了更多传承者。

  十九年悉心耕耘,终有回响。如今,这份敬老初心已落地成3家服务机构——位于一三一团的鸿翔护理院、一二四团鸿祥养老院、一二四团日间照料中心,托养范围覆盖七师团场和奎屯周边,让更多老人和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照护。

  目前,在王智慧的服务机构里,已有一百五十余名老人、七十余名护工。

  护工马川英说:“王院长待人真诚,对老人更是尽心尽力。跟着她干,我感觉很踏实。”

  近年来,鸿翔护理院先后荣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AAA社会组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级养老机构”等荣誉,王智慧个人也收获了“十佳创业女星”“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等荣誉称号。


终审:贾雪红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