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您的位置: 首页 >胡杨融媒>时代楷模>详细内容

苟江红 扎根基层践初心 当好连队“领头雁”

发布时间:2025-11-06 14:26:33 浏览次数: 【字号: 

胡杨融媒记者 徐玥 王成翔 实习生 李润润

  在一二六团四连,提起党支部书记苟江红,职工群众总会竖起大拇指:“咱们苟书记,别看是位女同志,干起活来比男同志还利索,心里装着咱老百姓的事儿。”

  自2022年担任四连党支部书记以来,苟江红以“巾帼不让须眉”的韧劲扎根基层,带领四连从基础薄弱的连队蜕变为团场“先进基层党组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基层党员的初心与担当。

  “党建是根,只有把根扎深了,连队发展才有底气。”这是苟江红常挂在嘴边的话。2022年以来,面对连队党建与产业融合不深、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她创新提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牵头成立胡杨河耕耘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18名社员加入,其中党员6名、退伍军人1名。合作社不仅开设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小麦面粉、玉米面粉、大豆、油葵、花生油加工)等项目,还探索特色种植、养殖产业,让党建工作从“会议室”延伸到“田间地头”,把党员职工紧紧凝聚在产业链上。

  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难、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苟江红又想出“田间课堂”的好点子,组织党员带着技术、政策走进田间,一边指导种植,一边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她还邀请连队老党员用“大白话”解读政策,让“党的声音”传遍大棚内外、地头埂边。

  “职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苟江红说。作为四连唯一的女性“两委”成员,苟江红总能敏锐捕捉到职工生活中的“烦心事”。四连紧挨着团部,职工都住楼房,农机具、化肥等生产物资只能露天堆放,风吹日晒不说,还存在安全隐患。为此,苟江红积极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争取土地测绘和项目审批,又牵头组织职工自筹资金。2025年3月,最终建成占地三十余亩的农资农机具库房。

  看着崭新的库房里整齐停放的农机,职工刘新江说:“苟书记来了,我们多年的心病解决了。”

  冬季的连队寒风凛冽,职工们想有个室内活动场所。苟江红带领党支部一班人利用连队闲置房屋,打造集台球室、舞蹈室于一体的“职工之家”,每周六、周日定期开放,还组织文艺爱好者成立文艺志愿队。每到周末,“职工之家”里欢声笑语不断,跳舞的、打球的、拉家常的,热闹得像过年。

  对于连队独居老人,苟江红更是格外上心。2024年4月,她组织“两委”成员和党员志愿者定期开展 “一对一”帮扶,为老人上门代购生活用品、送报纸,陪老人聊天解闷。  82岁的独居老人张桂兰说:“苟书记就像我闺女一样,隔三岔五来看我,感觉很温暖。”

  “要让职工腰包鼓起来,必须有像样的产业。”苟江红深知,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为了找到适合四连的发展路径,她先后3次赴周边团场、农业企业考察,最终结合连队土地资源优势,决定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她带领合作社流转600亩土地,种植油葵、打瓜、鲜食玉米等,还邀请农业专家上门指导,从播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手把手传授职工种植技术。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为拓宽销售渠道,对接电商平台,苟江红注册合作社抖音账号,拍摄作物生长、采收的短视频,还开通直播带货,把连队的农产品卖到了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地。2025年,合作社仅鲜食玉米就销售了59.8万根,带动社员户均增收4850余元。加工小麦面粉0.9吨,带动社员户均增收1390余元。加工油葵0.5吨,带动社员户均增收1415余元。如今,四连的农产品不仅有了“好收成”,更有了“好销路”,职工种植热情高涨,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合作社。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苟江红带领党支部加强连队“软实力”建设,通过职代会制定《四连连规民约》,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带头破除陈规陋习。目前,四连的红白事支出平均减少60%,民风越来越淳朴。

  为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苟江红牵头成立“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组织连队女性职工开展环境整治、文明宣传、关爱儿童等活动。在2023年、2024的年一二六团戈壁母亲文化节和丰收节上,她带领连队文艺志愿队编排的舞蹈、小品多次获奖。其中,2024年斩获“优秀组织奖”和“表演三等奖”,展现了四连职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两年来,苟江红先后荣获师市“最美妇联执委”、师市“三八红旗手”、一二六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四连党支部连续两年获评团“先进基层党组织”。


终审:贾雪红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