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您的位置: 首页 >胡杨融媒>师市动态>详细内容

《千里援建结硕果》系列报道之一 产业消费协同并举 发展动能双向赋能

发布时间:2025-10-21 14:09:46 浏览次数: 【字号: 

胡杨融媒记者 郭雪雪 王梦晗 通讯员 舒东杰 王统

  从淮河之滨到胡杨河畔,千山万水隔不断江苏省淮安市与七师胡杨河市的深情厚谊。自对口支援关系确立以来,淮安以使命在肩的责任感、真情交融的为民情怀,在七师胡杨河市绘就了一幅民生援疆、产业援疆、教育援疆、医疗援疆、文化润疆的壮美画卷。今日刊出《千里援建结硕果》系列报道之一《产业消费协同并举 发展动能双向赋能》。

  10月15日,走进一二九团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现场,工人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各项施工正紧锣密鼓推进,项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该项目今年8月初开工,预计10月30日竣工验收。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室外配套地坪等工作。”克拉玛依市新北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胡杨河市第五分公司总经理王成磊说。

  据介绍,该项目依托援疆资金1138万元,新建智能化酿造车间2099.26平方米,引进自动化酿造生产线,涵盖润粮输送、上甑机器人、酒甑馏酒、摊凉加曲等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五五酒业实现“生产智能化、酒旅融合化、生态景观化”转型升级。

  “我们立足一二九团‘军垦酒文化之乡’的区域产业优势,全力扶持白酒产业提质增产,提升自我‘造血’功能,坚持以产业促就业、增收、发展”。淮安援疆干部、一二九团经发办副主任刘悦恒说。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江苏援伊·淮安工作组先后投入援疆资金建设一二九团农产品展示中心、五五酒业白酒银行项目;促使五五酒业与洋河酒厂、江南大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合作实现技术升级和品牌提升;引进电商专家,培养本土主播,预计今年实现电商销售破一千万元,电商新媒体影响力稳居新疆榜首。企业年新增生产原酒1000吨,增加产值1200万元,新带动酿酒工人就业15人,白酒出酒率从28%提升至40%。2024年度销售收入达2800万元,比2022年增长55.56%。

  “淮安工作组将持续帮助五五酒业构建从产品输出到文化输出的升级路径,持续深耕“品质+品牌+渠道”铁三角,努力让五五酒被更多消费者了解和喜爱,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中脱颖而出。”刘悦恒说。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援疆是对口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肩负重托,通过抓项目、搭平台、引龙头、拓市场。截至2024年,淮安市累计安排援建资金19.8亿元,实施6大类355个援建项目,有力促进师市产业发展。

  10月16日,位于天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盱眙龙虾七师旗舰店内一派繁忙景象,厨师们娴熟地翻炒着锅中鲜红的小龙虾,浓郁香气吸引着八方食客。这家于今年7月正式开业的特色餐饮店,正是江苏淮安对口援疆工作的创新成果,成为“消费援疆”战略在师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在淮安工作组的推动下,我们决定将正宗的盱眙龙虾引入七师。作为从业二十余年的餐饮人,我希望能为当地居民和游客带来地道的盱眙风味,同时也为促进两地交流贡献力量。”盱眙龙虾七师旗舰店负责人於森说。这一决定恰逢师市龙虾消费季火热开展之际,千人龙虾宴的成功举办更坚定了商家的投资信心。

  今年6月底,在淮安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师市龙虾消费季千人龙虾宴火热“开席”,这场跨越近4000公里的美食之约热度持续攀升,累计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综合消费超2500万元。旗舰店的正式落户,不仅将这场味蕾盛宴延续为常态化的消费体验,更将其升华为产业协作的纽带与文化交融的桥梁,既满足了群众对高品质餐饮的需求,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崭新动能。

  “我正积极探索如何在淡季依然保持门店吸引力,包括推出季节新品、拓展餐饮场景、融合两地饮食文化等方式,不断增强品牌活力,实现从‘短期热点’到‘长期亮点’的转变,让盱眙龙虾真正在这里‘扎根’。”面对消费旺季过后的市场运营,於森也有着更长远的考虑。

  近年来,淮安工作组积极开展消费援疆,不仅通过“疆果入淮”优质农产品推介活动,让师市的优质农产品运得出、卖得好;还将淮安的特色名优产品、文旅资源、商业模式引入师市,不仅满足了当地职工群众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更促进了两地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对接。

  从真金白银的资金投入到“以消促产、以产兴城”的良性循环,淮安市与七师胡杨河市,因援建而相连,因协同而共进,产业与消费的双轮驱动,正为七师胡杨河这片热土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师市党委副书记、副师长,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淮安工作组党委书记、组长顾强表示:“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当前的良好势头,认真做好“十五五”援疆项目谋划,推动援建工作迈向更深层次,通过精准对接双方优势,积极帮助七师胡杨河市招引项目、培育特色产业,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积极开拓多元渠道,让七师的优质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持续以消费拉动生产,形成‘产品互通、市场共享、产业共促’的良性循环。”


终审:贾雪红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