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沃土 激发活力——天北经开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系列报道之一:民企“税”力量变发展“强引擎”
编者按: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在七师胡杨河市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天北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北经开区”)不断激发民营企业活力,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落地显效,有力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底,民营经济贡献了84%的经营主体和75.4%的投资。一项项数据充分表明,天北经开区民营经济活力满、后劲足,发展信心持续提升。今日刊出《厚植沃土激发活力——天北经开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系列报道之一:《民企“税”力量变发展“强引擎”》。
7月1日,在新疆荣泽铝箔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在全封闭无尘环境中高速运转,全力以赴赶订单。
这家民营企业自2017年投产,目前建成化成箔生产线70条,年产中高压化成箔1440万平方米,年利润在1亿元左右,税收稳定在5300万元~5600万元。
“科技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成长壮大的动力源泉。”新疆荣泽铝箔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军介绍,长期以来,公司持续在创新上发力,围绕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开展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质效,为天北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该公司在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效果驱动下,又投资新建泽津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建成30条七段化成箔生产线、10条六段化成箔生产线。
“目前,我们七段化成箔工艺的设备生产线已经试运行完毕,即将进入正式生产阶段。届时,生产将更加节能,产品质量更稳定。”泽津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主管吴琪说。
“全部达产后,两个工厂产值将达20亿元,全年税收达8000万~9000万元。”陈建军激动地说。
近年来,随着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天北经开区立足区域发展优势,通过科学规划布局,积极推进南区、北区工作站建设,以专业化服务助推企业协同发展,全力打造现代化产业集聚区。目前,天北经开区南工业园区已集聚工商贸企业百余家,形成以电子新材料产业园为龙头,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为特色的集群发展格局。
“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做好企业帮扶工作,梳理企业的上下游产业情况,帮助企业提档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量。”天北经开区南工业园区工作站负责人陈占辉说。
走进天北经开区北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鳞次栉比,现代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满载货物的车辆穿梭不息,这个以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为特色的产业园区,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目前,北工业园区集聚了52家优质民营企业,形成了以工贸类企业为龙头、上下游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构筑起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生态。
“天北经开区北区工作站将持续做好企业困难诉求收集及解决工作,继续改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天北经开区北区工作站负责人康亚飞说。
2024年,天北经开区地方税收收入达2.46亿元,同比增长9.3%,增收2079万元,“造血”功能持续增强。其中,民营企业贡献税收占比超50%,成为区域税收增长的“主力军”。民营经济正发挥着稳增长、促创新、保就业的关键作用,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天北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唐健表示,天北经开区将紧盯全年收入目标,聚焦“提质增效、培优育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惠企政策等措施,挖潜增收,建立重点税源企业“一对一”服务机制,确保财政收入量质齐升,打造更具活力的民营经济集聚区。(胡杨融媒记者 郭雪雪 王梦晗 通讯员 张志琴 任彩霞 赵恒飞)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