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师胡杨河市:用好“四下基层”重要抓手 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化“声边”为“身边”,让主题教育在基层遍地开花;由“坐诊”变“出诊”,推动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从室内到室外,面对面解决群众关切问题……
自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七师胡杨河市以“四下基层”为重要抓手,坚持实干担当、以知促行,走家入户、进厂访企,各级党员干部倾听民声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让主题教育接地气、顺民意、促发展,助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宣讲宣传“走深” 推动民心在一线凝聚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师市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用好用活特色资源,使理论宣讲焕发生机活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师市各地落地生根。
“这场讲座来得真及时,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团场、连队经济发展方向,为我们企业的创新发展提振了信心。”奎东农场三连招商引资企业新疆蓉益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明说。
这是一堂生动的主题讲座,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10月,师市党委书记、政委李华斌深入奎东农场三连、一三一团十三连向连队“两委”和职工群众宣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目标任务、学习方法,让现场聆听宣讲的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受益匪浅。
与此同时,师市上下结合基层实际情况,以“形式接地气,载体有特色”创新理论进行宣讲,推动理论武装在基层“入耳入心”。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一二五团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努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打造由党委班子成员、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干部、基层连队党支部书记等42人组成的基层宣讲团,深入22个连队、3个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生态环保、粮食安全生产、耕地红线、医社保政策、反电信网络诈骗等焦点问题展开宣传宣讲。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56次、受众达一千二百多人。
为了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师市不断优化宣讲宣传方式,充分发挥七师融媒体中心宣传主阵地作用:开设专栏,宣传主题教育进展和成效三百四十余条,选树师市典型102名,制作党员电教片七十余部,通过宣传学习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广大党员学思践悟、奋发实干。截至目前,师团(处)级领导干部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赴基层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323次,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调查研究“走实” 推动群情在一线收集
师市党委坚持用好调查研究优良传统,紧盯问题、扑下身子,主动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调研,深入到连队、社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企事业单位现场了解改革、发展和项目建设面临困难,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市领导不定期走访企业,给我们宣讲政策之余,收集我们企业的需求、诉求,带回去研究,及时给我们反馈,为我们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胡杨河经开区”)新疆江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窦其勇说。
9月、10月,师市党委副书记、师长宋学华多次前往经开区,调研企业的投产运营情况,生产资料供应情况,全力保障企业水、电、蒸汽等生产资料供应,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三一团党委探索以“茶话会”形式,将“发言席”搬到农家小院,一次次谈出实效,与连队干群围坐一起集思广益,话连事、谈发展。
天北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北经开区”)打造“新区夜话”恳谈会,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着力点,变“群众上门找”为“主动下访察”,其中现场解答群众政策疑问三十余件,实现了情况掌握在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为民服务落实在社区。
天北经开区党建办负责人张志琴说:“做好调查研究是‘四下基层’的重要路径,只有眼睛向下、脚步向下、身子向下,倾听群众呼声,摸清社情民意,才能切实察实情、出实招。天北经开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一切向着解决问题发力,为解决好群众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夯实基础。截至目前,共开展‘新区夜话’恳谈会93次,建立问题清单175个,解决实际问题189件,办结率达95.5%。”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调研过程中,师市党委班子成员带头走出办公的舒适圈,深入连队、社区、企业、医院、学校等基层单位“把脉问诊”,时刻保持昂扬拼搏之姿,直面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调出真问题、研出真办法,将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举措,把工作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干在群众心坎上,让“传家宝”在手中熠熠生辉。
信访调解“走心” 推动矛盾在一线化解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沉接访,不仅是工作方式的转变,更是作风与思想的转变。
师市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开展期间,师市人社局针对近期农民工投诉线索增多的问题,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将“四下基层”作为开展好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着力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及化解欠薪问题上下功夫,变“坐诊”为“出诊”、转“会场”到“现场”。
师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定期梳理欠薪投诉线索,执法人员带着农民工反映的欠薪线索,主动下沉项目工地与农民工谈心,将“情、理、法”融入调解全过程,现场核实处理欠薪纠纷。通过对欠薪线索进行“打包”核实处理,变欠薪问题被动受理为主动解决,实现群众“事心双解”,赢得群众支持理解,切实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其间,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宣传23次,走访项目工地16个,现场答疑解惑18次,为35名农民工追回工资44.3万元。
师市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办法沉到基层一线去,对待群众的合理诉求力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凡事有交代”,切实做到“话有人听、事有人管、难有人解”。
一三七团党委学习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建立“日常接访+约访接待”机制,党委班子成员定期在信访接待大厅接访、赴基层单位下访;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到基层单位约访群众,定期接访二十余次,让职工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现场聆听群众诉求,现场协调受理,现场答疑解惑,严格做到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解释到位。
现场办公“走准” 推动堵点在一线打通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是开展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之一。坚持现场办公下基层,将“端坐会场”变为“直奔现场”,把工作着力点主动放在基层一线,让党员干部的主动服务态度与“为人民服务”的工作魄力“看得见”。
“上百吨的白菜,差点就烂到地里了,多亏了大家的帮助,今天白菜终于运走了最后一车,心里特别激动,更多的是感动。我们职工可以踏踏实实地过冬了。”11月3日,一三一团十四连职工张军望着刚采收完的100亩白菜地激动地说。
10月以来,一三一团十一连、十三连、十四连蔬菜基地出现白菜销售难题。一三一团党委积极作为,党委班子成员带头下地,组织人力、车辆,主动联系天北城投集团公司,通过与企业联手,帮助农户销售大白菜,解决了销售难题。
师市卫健系统通过开展“下沉帮扶”工作,有效提高了基层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了基层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需求。七师医院医共体总院医生在团场分院积极开展门诊坐诊、健康义诊、手术指导和教学查房,并多次深入社区、派出所,对工作人员进行急救培训,提高团场分院医护人员、社区医生和民警在第一时间抢救的能力,为患者赢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同时,七师医院从7月开始每周组织各临床科室专家、业务骨干下沉到6家团场分院开展坐诊、手术和业务指导等活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师市党委坚持从群众满不满意里看差距和找短板,在真抓实干中增进民生福祉,拉近干群距离,让“难事儿不难、烦心事不烦”,把实事办得走实走心。
截至目前,团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赴基层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323次,现场办公196次,解决困难诉求两百余件。认真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各级机关部门与师市39个社区、164个连队党支部结对共建,341名青年干部每季度入列轮值,帮助解决问题138件。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提供帮办代办服务七千余件。通过“96359”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结合“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行动等,搜集诉求建议1904件并全部限时办结,群众满意率达到98%。各级领导干部赴信访大厅接访90次,接待来访群众387人,化解信访问题92个。
七师胡杨河市党委和广大党员将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持续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胡杨融媒记者 阿曼古丽 通讯员 易晓波)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