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幸福“夕阳红”——七师胡杨河市推动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综述
(胡杨融媒记者 徐玥 刘泽普 通讯员 陈泓至 段云帅)2020年以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七师胡杨河市民政系统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供给,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结合养老服务体系。2020年至2022年,累计发放养老机构各项运营补贴197.42万元,拨付45.36万元购置助行、助浴等适老化改造设备,积极用人文关怀、文化娱乐助力推动养老工作再上新台阶。
10月18日,在银龄大家庭一二三团老年公寓,55岁的毕玉和在护工人员的陪伴下,进行康复训练。
毕玉和8年前因患脑梗,生活不能自理,被家人送入养老院。通过养老院护工的精心照料,老人如今能够进行吃饭、穿衣的简单操作。
“能来一二三团老年公寓是我的福气,有那么多人照顾我,我很幸福。”毕玉和说起养老院,充满感激。
一二三团老年公寓成立于2013年5月1日,建筑总面积3848平方米,建筑楼层为三层,床位160张。近几年,不断提升改造,科学调整、设置功能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改善、美化院内环境,科学配置适老化设施设备,购置安装多媒体和直播教学设备,不断发展成为“养、学、康、医、乐”为一体的专业养老服务机构。
一二三团老年公寓院长唐仙桃说:“我们是医养结合,医院医生每天要巡诊,让老人住得安心。”
为了让入住的老人吃到新鲜蔬菜和肉,老年公寓自成立以来,开辟了小菜园,搭建蔬菜大棚和养殖棚,由专人负责种植、养殖,老人们春季就能吃上新鲜蔬菜,科学制定每周食谱,变着花样的给老人做营养均衡、口味清淡的美食。老人每天都会开展打麻将、打扑克、下象棋等文娱活动。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七师胡杨河市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多元的养老需求为导向,积极构建以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每位老人都能生活得安心舒心。
目前,师市共有9家养老院,总建设床位933张,入住老人297人,平均年龄77岁。养老机构均能提供膳食供应、生活照料、老年护理、医疗康复、心理疏导、文化娱乐等服务。养老院都配备了适合老年人的娱乐设施与康复设施,并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文化、教育健康的娱乐活动丰富在院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除养老院的老人外,在家的老人也能得到很好的关爱和照顾。10月19日,一三〇团胡杨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来到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为老人送去温暖。
今年86岁魏书兰老人长期独居,有一个儿子因为工作忙,不能够随时回家照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社区志愿者便定期来到老人家中,为老人送去米面油,和她聊天谈心,关注着她的健康状况。
“志愿者对我特别好,经常来到我家里帮我收拾房子,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对待我。”魏书兰说。
2023年来,师市党委持续加大敬老、爱老工作力度,号召大家关注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积极参与关爱空巢老人。
除进社区开展活动外,志愿者还经常到养老院看望老人,让他们感受到养老院和志愿服务的温度。
一三〇团胡杨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负责人柴涑倩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爱老、助老服务活动,并把关心、关爱老年人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与温暖,用真情服务来温暖辖区老年人,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近三年,师市投入550万元进行养老院外墙保温、消防改造,拨付45.36万元购置240张护理床,切实改善在院老人的生活水平年,投入40万元,对养老院进行维护维修。师市民政局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打造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格局。
在机构养老方面,师市全面推行养老机构的星级等级评定、“双随机、一公开”等措施,持续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管理水平,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在社区养老方面,师市利用建成的各团场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餐食供应、保健康复等服务项目,为更多的老年人服务。
在居家养老方面,师市积极制定相关的政策及服务清单,加大居家适老化改造力度,健全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满足不同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让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增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